豆油棕油價差高于往年,棕油走勢弱于豆油
來源: http://www.lovemassage.cn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5-03-17 閱讀次
進入8月以來,市場普遍預期的天氣炒作并未出現,USDA報告重大利多也未能提振油脂市場。受外圍市場影響,國內油脂市場更多的是被動式跟隨。在8月市場資金大幅流出的背景下,
豆油市場在前期下跌后跟盤反彈踴躍,相比之下棕油在反彈行情中則盡顯疲態,連豆油、連棕油期現價差顯著擴大。
一、豆油、棕油期現價差高于往年水平
一般情況下,國內四級豆油和24度棕油的正常價差在600-800元/噸左右,然而目前天津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報價在9950元 /噸,24度棕油報價在8750元/噸,兩者價差為1200元/噸;華東地區,四級豆油報價在9900元/噸,24度棕油報在8800元/噸,兩者價差為 1100元/噸;廣州地區,四級豆油報價在9750-9800元/噸,24度棕油價格在8500元/噸,兩者價差在1250-1300元/噸。顯而易見,目前國內主要港口地區豆油、棕油的價差遠遠高于兩者的正常水平。
從期貨價格來看,豆油和棕油期貨價差目前保持在1250元/噸的水平,亦遠高于往年同期的正常水平。
二、價差形成原因及強弱關系的進一步強化可能
造成豆油、棕油期現價差顯著擴大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政府嚴打食品添加劑行為使得國內棕油市場終端需求低迷。今年上半年,由于國內相繼發生“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4月末,中國食品安全委員會發布公告,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和使用。隨后在全國范圍內對食品廠進行大規模食品安全檢查,導致食品廠開工率下降。受此影響,被廣泛用于食品生產的24-33度棕油需求量大幅下滑。政策壓制使得國內棕油終端需求較往年同期有所回落,這也直接導致了國內棕油市場跟盤熱情不高。
其二,全球棕油產量全線上調,馬盤棕油持續走低。《油世界》預計,今年全球棕油產量將增長8.5%,豆油產量將增長5.2%;下半年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將比上年同期增長9%,印尼將增長7.2%.正是由于棕油主產國的產量紛紛增長,今年迄今為止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油期貨市場價格已經下跌了23%.相較之下,雖然全球豆油預估產量也有所增加,但增長幅度小于棕油,預計將增長5.2%.
在此基礎上,筆者認為,南美天氣因素及季節性消費將進一步強化豆油、棕油的強弱關系。
首先,南美天氣因素使得豆油易漲難跌。目前,國際大豆市場仍以天氣炒作為主,8月對于美國大豆生長尤為關鍵,雖然南美大豆的銷售接近尾聲,更多國際買家將目光轉移到美國新季大豆的生長以及采購上,但是目前國際分析機構稱,有跡象顯示赤道太平洋地區的海面溫度正在形成反常狀況,可能出現拉尼娜現象,這使得2011年11月或12月之后,巴西和阿根廷的油籽谷物作物或受到拉尼娜天氣的不利影響,而這一時期正好也是南美大豆的播種季節。事實上自今年8月中旬以來,巴西中部地區就經歷了反常的干旱天氣,如果在關鍵播種期天氣依然不能得到改善,那么南美大豆減產的預期可能會令當前國際大豆供應形勢更加緊張。在USDA8月報告進一步確立未來一個市場年度內美豆和美玉米供需緊平衡格局難改的背景下,考慮到全球植物油庫存對消費比的持續下滑,并創下近 40年來的新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說后期國內外豆油市場振蕩上揚態勢基本確立。但就短期而言,受政策調控、終端需求尚未回暖以及美國天氣市行情尚未啟動等因素的影響,上行空間有限,更可能的態勢是小幅振蕩趨升。
其次,季節性消費將進一步強化豆油、棕油的強弱關系。棕油的消費旺季一般在每年的6月到9月,由于棕油的熔點比較高,價格比豆油和菜油便宜,因此在夏季用于攙兌豆油和菜油,這個階段棕油的價格會比較堅挺。雖然目前正值棕油消費旺季,且臨近中秋節前備貨高峰期,但從現貨市場成交情況來看,棕油未出現明顯放量局面,旺季不旺已基本成定局。10月之后國內天氣將轉涼,由于棕油在溫度低時容易凝結、不易攙兌,因此消費將逐步降低,而豆油的消費將增加,尤其是在元旦、春節之前兩個月,是豆油的傳統備貨高峰期,這將為豆油消費帶來契機,豆油走勢將強于棕油。
三、投資建議
通過對價差關系、價差形成原因及后期價差走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后期棕油走勢弱于豆油是大概率事件。本周伊始,國儲定向拋售 400萬噸大豆的消息再度給市場帶來壓力。與此同時整體市場也面臨著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在此背景下,投資者不妨考慮“買豆油、拋棕油”這個相對來說風險較小、收益可期的投資組合。在合約的選擇上,筆者建議投資者考慮季節性因素影響最為明顯的1201合約。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lovemassage.cn
豆油市場在前期下跌后跟盤反彈踴躍,相比之下棕油在反彈行情中則盡顯疲態,連豆油、連棕油期現價差顯著擴大。
一、豆油、棕油期現價差高于往年水平
一般情況下,國內四級豆油和24度棕油的正常價差在600-800元/噸左右,然而目前天津地區,四級豆油集中報價在9950元 /噸,24度棕油報價在8750元/噸,兩者價差為1200元/噸;華東地區,四級豆油報價在9900元/噸,24度棕油報在8800元/噸,兩者價差為 1100元/噸;廣州地區,四級豆油報價在9750-9800元/噸,24度棕油價格在8500元/噸,兩者價差在1250-1300元/噸。顯而易見,目前國內主要港口地區豆油、棕油的價差遠遠高于兩者的正常水平。
從期貨價格來看,豆油和棕油期貨價差目前保持在1250元/噸的水平,亦遠高于往年同期的正常水平。
二、價差形成原因及強弱關系的進一步強化可能
造成豆油、棕油期現價差顯著擴大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政府嚴打食品添加劑行為使得國內棕油市場終端需求低迷。今年上半年,由于國內相繼發生“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的事件,4月末,中國食品安全委員會發布公告,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范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和使用。隨后在全國范圍內對食品廠進行大規模食品安全檢查,導致食品廠開工率下降。受此影響,被廣泛用于食品生產的24-33度棕油需求量大幅下滑。政策壓制使得國內棕油終端需求較往年同期有所回落,這也直接導致了國內棕油市場跟盤熱情不高。
其二,全球棕油產量全線上調,馬盤棕油持續走低。《油世界》預計,今年全球棕油產量將增長8.5%,豆油產量將增長5.2%;下半年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將比上年同期增長9%,印尼將增長7.2%.正是由于棕油主產國的產量紛紛增長,今年迄今為止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油期貨市場價格已經下跌了23%.相較之下,雖然全球豆油預估產量也有所增加,但增長幅度小于棕油,預計將增長5.2%.
在此基礎上,筆者認為,南美天氣因素及季節性消費將進一步強化豆油、棕油的強弱關系。
首先,南美天氣因素使得豆油易漲難跌。目前,國際大豆市場仍以天氣炒作為主,8月對于美國大豆生長尤為關鍵,雖然南美大豆的銷售接近尾聲,更多國際買家將目光轉移到美國新季大豆的生長以及采購上,但是目前國際分析機構稱,有跡象顯示赤道太平洋地區的海面溫度正在形成反常狀況,可能出現拉尼娜現象,這使得2011年11月或12月之后,巴西和阿根廷的油籽谷物作物或受到拉尼娜天氣的不利影響,而這一時期正好也是南美大豆的播種季節。事實上自今年8月中旬以來,巴西中部地區就經歷了反常的干旱天氣,如果在關鍵播種期天氣依然不能得到改善,那么南美大豆減產的預期可能會令當前國際大豆供應形勢更加緊張。在USDA8月報告進一步確立未來一個市場年度內美豆和美玉米供需緊平衡格局難改的背景下,考慮到全球植物油庫存對消費比的持續下滑,并創下近 40年來的新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說后期國內外豆油市場振蕩上揚態勢基本確立。但就短期而言,受政策調控、終端需求尚未回暖以及美國天氣市行情尚未啟動等因素的影響,上行空間有限,更可能的態勢是小幅振蕩趨升。
其次,季節性消費將進一步強化豆油、棕油的強弱關系。棕油的消費旺季一般在每年的6月到9月,由于棕油的熔點比較高,價格比豆油和菜油便宜,因此在夏季用于攙兌豆油和菜油,這個階段棕油的價格會比較堅挺。雖然目前正值棕油消費旺季,且臨近中秋節前備貨高峰期,但從現貨市場成交情況來看,棕油未出現明顯放量局面,旺季不旺已基本成定局。10月之后國內天氣將轉涼,由于棕油在溫度低時容易凝結、不易攙兌,因此消費將逐步降低,而豆油的消費將增加,尤其是在元旦、春節之前兩個月,是豆油的傳統備貨高峰期,這將為豆油消費帶來契機,豆油走勢將強于棕油。
三、投資建議
通過對價差關系、價差形成原因及后期價差走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后期棕油走勢弱于豆油是大概率事件。本周伊始,國儲定向拋售 400萬噸大豆的消息再度給市場帶來壓力。與此同時整體市場也面臨著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在此背景下,投資者不妨考慮“買豆油、拋棕油”這個相對來說風險較小、收益可期的投資組合。在合約的選擇上,筆者建議投資者考慮季節性因素影響最為明顯的1201合約。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www.lovemassage.cn
上一篇:大豆定向拋儲的影響在短期